“滴水穿石”的辩证法

来源:《<摆脱贫困>与宁德市情研究》论文集发布时间: 2018-05-23 10:03 浏览量:{{ pvCount }}【字号:    

陈瑞泉(中共宁德市委党校,福建宁德 352199

习近平同志在领导间东摆脱贫困的历史实践当中,谈到产业讲要工业、农业两个轮子转,谈到财政时讲要正确处理几个关系,谈到文化时讲要看到压力的反面,充满了对事物一分为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的矛盾分析思维。哲学辩证思维贯穿在宁德地区脱贫致富工作的方方面面,其中,最为显著的是“滴水穿石”理念的提出。作为闽东精神最为凝练的概括,“滴水穿石”精神蕴含的哲学辩证法是从现象到本质、从偶然到必然、从外因到内因、从局部到整体、从量变到质变的全方位、系统化、立体式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和实践,体现了习近平同志作为成熟的马克思主义者深厚的辩证唯物主义素养。下面,试从五对哲学范畴理解“滴水穿石”中深刻的思想意蕴:
一、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通过感官可以感知;本质则是事物的内在联系,只有通过理性思维才能把握。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而本质则是一般的,共同的。一滴水,不过两个H原子、一个0原子构成,不同的人却能从中感受到的不同的世界。农夫想的是久早逢甘霖,科学家观察到的是化学分子式,
文学家体验到的是柔情,哲学家看到的是永恒。二十五年前,致力于间东摆脱贫困的习近平同志,从“滴水穿石”中领悟到的,是一种“运动和生命的哲理”。“滴水穿石”本来是自然界再普通不过的现象,习近平同志却能透过“穿石”的结果看到“滴水”的本质力量,并且将这种自然原理家接到社会存在,“喻之于人”,看到一种“前赴后继,勇于牺牲的人格的完美体现”;“喻之于事”,看到一种“以柔克刚、以弱制强的原理的成功显示”。由现象到本质,再到更深刻的本质的认识,是一个无止境的辩证发展过程,习近平同志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发现了“滴水穿石”更高境界的寓意,以《滴水穿石的启示》一文成功地将自然界的普通意象转化为闽东精神象征,号召广大闽东干部学习滴水的精神,击穿横亘在闽东腾飞面前的巨石。
二、立足现实、把握可能

可能性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潜在的东西,是包含在事物之中并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现实性是指已经产生出来的有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通常情况下,石头的硬度远远大于水的硬度,“坚硬如石,柔情似水---—可见石之顽固,水之轻飘。”但是从物理学上说,滴水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穿石的确是可能的。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滴水的速度够快,在不间断的冲击过程中使石头产生“气穴”,滴水穿石就是现实的。我国安徽省广德县的太极洞里就有这样的景点,习近平同志在河北插队时也耳闻目睹过这样的自然现象。作为比喻,中国古代滴水穿石、绳锯木断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同样,一个地区的发展也是如此,对于摆脱贫
困的闽东,习近平同志坚信“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他认为“当务之急,是我们的党员、我们的干部、我们的群众要来个解放思想、观念更新”,只要每个同志都发挥主观能动性、迎难而上,“何愁不能造就某种历史的成功契机”?每个干部都充分对准目标、矢志不渝,是可以将摆脱贫困的可能变为脱贫致富的现实的。

三、坚持内因、善用外因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滴水穿石,跟自然环境有分不开的关系,气温的热胀冷缩都可能促进石头的开裂,但是最根本的,还是靠水滴自身的不懈撞击。当时的闽东有些干部“一说起改革开放,就想马上会四方来助、八面来风”,把希望寄托在“国家多拨一些资金,多安排一些计划内原材料”,针对这些“不切实际的幻想”,习近平同志纠正道:“要把事事求诸人”转化为“事事求诸己”,他坚信贫困地区完全可能依靠自身的努力、长处、优势弥补贫困带来的劣势。当然,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种种困难、挫折甚至暂时的失败,这就要求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受到业已形成的观念、能力、方法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具有的精神状态,即通常所说的决心、意志、干劲是十分重要的。习近平同志在宁德地委书记任上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以滴水穿石的精神弘扬“闽东之光”,不仅增强闽东干群的信心,而且提高了外界对闽东的信心。

四、搞好局部、服从大局

整体是指由事物内在各要素相互联系构成的有机统一体及其发展全过程,部分是指组成有机统一体的各方面要素,及其发展过程的某个阶段。部分只有在于整体的有机联系中才能获得自身存在的条件。一滴水,体积不过一两个立方厘米,面对数倍于自己的顽石,真如习近平同志所说,是“既小且若”,以一滴水的重量撞击岩石,肯定要“粉身碎骨”。然而,习近平赞美道“它在牺牲的瞬间,虽然未能看见自身的价值和成果,但其价值和成果却体现在穿石的成功之中”。每一滴水都是一个部分,冲击坚硬的顽石无异“以卵击石”,但当无数水滴,在连续的时间内共同构成的整体,转化为空间形象的话,我们都不难想象那种气势撼人的宏伟气魄和无与伦比的强大力量。滴水穿石,是一种中国传统人格,习近平同志赞赏这种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优、舍身成仁的品质。在宁德任地委书记率领闽东干群脱贫致富乃至今天作为党的总书记带领全中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习近平心中的理想干部都是“在整个历史发展进程中,应该不追慕自身的显赫,应寻求一点一滴的进取,甘于成为
总体成功的铺垫。”习近平同志在《从政杂谈》一篇文章中在培养干部问题上提出“四忌”是:急于求成、自以为是、朝令夕改、眼高手低,这些问题的核心就是忽视了部分和整体密不可分的联系,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也不是一步实现的,只有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甘作水滴的干部才是习近平同志认可的
好干部。习近平同志推崇“滴水穿石”的景观,其实是推崇这种“前赴后继,甘为总体成功牺牲的完美人格”。

五、注重量变、促成质变

在哲学上,把事物在数量和程度上的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叫做量变;把事物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叫做质变。一切事物的变化,都是先从量变开始的。所谓“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没有“一滴滴水对准一块石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滴下去,是不可能造就滴水穿石的神奇”,正如当时的闽东,作为一个经济落后的地区,“她的发展总要受历史条件、自然环论境、地理因素等诸方面的限制”,习近平同志强调“没有捷径可走,不可能一夜之间就发生巨变,只能是量变到质变的,滴水穿石般的变化”。要重视量的积累,不要“为追求戏剧性的效果而淡漠了必要的基础建设意识”。量变的过程是缓慢的,除了要有耐心外,更要讲究方法。哲学上说,不仅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即在大小、速度、程度和规模等方面的变化能够引起质变,事物在总体上数量不变,只是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了变化,也能引起质变。出于贫因状况下的闽东在经济规模和总量上跟厦门等发达地区无法比较,上大项目是不现实的,习近平同志运用质量互变的这种形式,要求闽东把精力放在“软环境”的建设上,他认为“软功夫是贫困地区这只‘弱鸟’借以飞洋过海的高超艺术”,要求闽东不要模仿大城市,搞一整套庞大的机构,从一开始就要有全新的办法,比如简化手续、降低费用和改善服务质量等。当然,事物的发展最重要通过质变来实现,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我们就要果断地、不失时机地突破其范围和限度,积极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当年闽东的经济建设工作面对各种错综复杂的局面,习近平同志把选择放在干部面前,“是迎难而上,还是畏难而逃,就看我们有没有一股唯物主义者的勇气了”,他认为“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那就什么也别想做,什么也做不成”,无法实现质的突破,使闽东摆脱贫困。只有“立足于实际又胸怀长远”,有鸿鹊之志、“胸有宏图”,才能扶摇直上。习近平同志对闽东的质变是充满信心的。在宁德地委书记两年间,习近平同志把心沉到基层,从最为平常的事物中抽绎出最为朴素的道理。作为闽东精神的象征,“滴水穿石”的比喻是可敬可亲的,没有艰深的哲学道理、并非枯燥无聊的高头讲章,老百姓都能看得懂、学得来、做得到。但仔细分析,习近平同志从“滴水穿石”中看出“敢于牺牲,不畏挫折,抓住契机,实现梦想”的思维历程却是浩瀚丰富的,这是从物到理、从人到事,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规律,再到闽东实践的循环往复,习近平同志从“滴水穿石”中所领悟到的是很深邃的,常读常新,值得思之再三。(作者系中共宁德市委党校副处级组织员、副教授)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