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6日,宁德市委党校教职工积极响应市委号召,纷纷主动请缨,迅速组建起9人支援队,次日凌晨6:00集结出发,奔赴一线。援霞期间,9名志愿者不惧酷暑,主动下沉,冲锋在前,圆满完成援霞抗疫任务,用实际行动展示出党校人的担当和力量。

“抗疫期间一定要注意个人防护和身体健康,有什么困难及时跟学校讲,党校就是你们的后援团。”在市委党校9名志愿者入驻援霞的当天夜里,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校长李伏养的慰问电话,让志愿者们心中充满了战胜疫情的底气和信心。志愿者们的工作照在校院微信群中,总能引来全体教职工的一片赞誉,让大家作为援霞志愿者的荣誉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从精心调配绑带式口罩,到贴心准备驱蚊贴、泡面、香皂等生活物资,市委党校事前、事中共配备并寄送防护物资、生活物资3批100多件。“作为党校志愿者,我们没有什么后顾之忧,因为党校就是我们的坚强后盾。”

7月7日援霞当天,9名志愿者便经历了一场大考。进驻松港街道后,志愿者们未及休整便接到转运密接人员任务。核实密接人员信息,化身“大白”执行劝导转运密接人员任务……顶着炎炎烈日,历经5小时的连续奋战,顺利完成全楼100多名密接人员的转运任务。志愿者们第一天就过得忙碌而充实。事后大家不由感叹,“从没想到,我们与疫情会如此接近,忙得我都忘记紧张害怕了。”

利埕村距离霞浦县城仅2公里,属城郊村,人口多,外来务工人员也多。为严格落实中高风险区封闭管理的要求,市委党校的6位男同志挑起福鼎楼卡口点的值守重任。七月的霞浦,风光明媚,但37度烈日下的帐篷,又闷又热。“卡口值一次班我得换2个口罩,全是汗水。”市委党校志愿者赖苍穹笑着说到,尽管热得无奈,但却从无怨言。夜班蚊子多,白班高温烤,面对恶劣的工作环境,卡口组的6位志愿者严格落实四班倒、24小时昼夜轮值制度,对进入车辆及人员进行体温测量、查验证件、登记入册、核查健康码等,共劝返无关人员20多人次,审核出入人员100多人次,为利埕村的战“疫”工作把好“入口关”。

“卡口点的餐送过去了没”、“赶紧确认一下明早核酸检测的时间,好安排接送的车次”、“防护物资还有多少,先准备14套给核酸组”……强化与县、街道、村的对接协调,统筹做好物资收发,时刻跟进餐饮配送情况,确保一线志愿者的餐食饮水供应到位、车辆接送及时,做到用车、用餐调度科学有序。一天下来,编入综合协调组的3位女同志都在感慨:“楼上楼下,都不知跑了多少趟。我这一天说的话都赶上一个月的量了,这管家的活儿真不好当”。话虽如此,但志愿者们稍作休整,又干劲满满、斗志昂扬地投入保障战“疫”工作中。
强化卡口管控、保障用车用餐、协助核酸秩序维护、助农抢收蔬菜、发放爱心物资……市委党校志愿者们在战“疫”一线亮身份、见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彰显了党校担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