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闽东之光” 坚定文化自信 ——统战理论与文化学教研室调研侧记

发布时间: 2023-07-12 16:27 浏览量:{{ pvCount }}【字号:    

“传习馆下一步的设施、内容完善计划有哪些呢?” “请给我们介绍这次文化符号的应用和实现过程?” “暑期研学团队预估有多少?”老师们在调研中详细询问。

7月10日至11日,市委党校统战理论与文化学教研室教师一行4人到柘荣、福安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并宣讲政策。

文化传习馆,打造城市名片

老师们首先来到了“柘荣现象”传习馆。柘荣虽然土地面积不大,人口不多。但在全县人民的艰苦奋斗之下,建成了太子参之乡、长寿之乡等乡土特色品牌,被习近平同志赞誉为“柘荣现象”。“以前对柘荣了解不多,这次调研,深深感受到柘荣这一个县城的文化魅力,值得大书特书。”林怡副教授感叹到。通过传习馆的展示窗口,老师们感受到了“闽东之光”的深层内涵,增强了文化自信。

美丽靴岭尾,文化振兴蝶变

在城郊乡靴岭尾村,田田的荷叶已经绽放,逶迤延绵的村道上图案纷呈、诗意盎然,白色房屋上红色剪纸装饰鲜明点缀,错落有致的彩色蜡笔包围着儿童乐园……让大家感受到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在与县委党校几位校长和乡、村两级干部座谈中,大家详细了解在乡村振兴中文化元素的挖掘、应用和推动作用,以及村级党组织作为桥头堡在乡村振兴中起到的积极作用、村民们对乡村发展的展望。“这次来,村容村貌又有新变化,我看到了你们乡村文化振兴的2.0版本”,陈媛主任二到此村,感受到靴岭尾不断的蝶变。

烽火西竹岔,红色旅游

西竹岔战役是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成立以后和国民党正规军的最大一次战役,打出了闽东红军的声威。在楮坪乡洪坑村当年的战役旧址上,建立起一座较大规模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家安全教育基地,包括了独立师战役展陈馆和配套的烽火台、坑道、战壕等体验性设施。老师们接受了一次深有感触的红色教育,并详细调研了基地建设的情况、问题,积极具体地提出了研学文旅并举、政府和新媒体多渠道引导流量等多条对策性建议。

多彩民俗馆,感受民族文化

福安是一个畲族同胞聚集区,习近平同志在宁德工作时期曾经支持建设了闽东畲族革命纪念馆,2021年又兴建了福安畲族文化中心。在两馆里,老师们从畲族革命斗争史和畲族文化展示中感受畲族群众勤劳智慧的创造、与各族人民的并肩奋斗。“这对我们接下来的教学研究很有帮助”杨满妹老师说道。

精雕珍华堂,饱览闽东之光

珍华堂银饰的林仕元工艺美术大师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展示馆内,老师们参观了《清明上河图》等能够代表闽东工匠精湛技艺的工艺美术作品,学习考察了银饰文化源流、产业发展脉络。“这些璀璨夺目的创造性产品也是我们的闽东之光啊!”陈小韦老师感叹。

悠悠穆水旁,探访乡土记忆

7月11日下午,老师们前往穆云乡黄儒回族村和福建省新时代特色文艺示范基地桂林村调研。其中桂林村以乡村记忆馆为依托,分设历史名村、文化古迹等4个展区,通过丰富而且清晰的文史展示、典藏本土的文化传统、寄托乡人的家国情怀,对于我们探索如何保存乡土文化、激发文化自觉意识具有很好的启发作用。

两天的调研,烈烈炎日,但老师们十分专注、收获颇多。大家深入到统战理论与文化学教研室学科建设中所涉及的区域文化、乡村文化振兴、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宗教等领域,不仅考察了基层实际情况,为教学科研搜集到丰富的素材,还把党最新的政策方针用鲜活生动的方式具体化地传递到基层。下半年本科室还将继续开展下基层调研活动,积极为基层的特色发展出谋划策,为谱写宁德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贡献一份力量。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